谁能想到,曾经金碧辉煌、动辄人均五百起步的高端酒店,现在也开始学路边摊了。
不是联名快闪、不是网红噱头,而是真·支摊儿卖鸭头、现炒小龙虾,味道够足,价格够低,关键还真香。
郑州的永和铂爵国际酒店最先出圈,门口拉起灯串、支起炉灶,麻辣鸭头6块钱一个,烤鸭半只35,小龙虾38元一斤。人还没到饭点,队伍已经排到酒店侧门。
服务员穿着制服在街头打包,五星级主厨亲自炒菜。那场面,说是“大排档界的米其林”都不夸张。
第一眼看,很多人都以为是节目组在拍综艺,再一看旁边贴着菜单,才发现这真是酒店官方出摊,“五脏俱全”。
01
但郑州只是个开始。
紧接着,杭州的五星级酒店在湖滨步行街外摆;绍兴的咸亨酒店摆出了鲁迅同款老味道;天津的丽思卡尔顿甚至推出了“和牛汉堡套餐”只要58块,瞬间被一抢而空。
展开剩余76%城市夜幕刚落,酒店门口就灯火通明、人声鼎沸,比隔壁夜市都热闹。
为什么这些中高档酒店,突然就“下凡”了?
很简单,压力大了,架子就放不住了。
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虽整体上涨,但真正受益的,是那些亲民餐馆。酒店餐饮则一言难尽:
原本靠会议接待、宴请酒席撑起半壁江山,但“禁酒令”一来,单子少了一大半。
加上夏天又是传统淡季,不摆摊就等着亏本。
于是酒店们灵机一动:堂食没人,那就把锅铲搬出去;你不进酒店,那我就出酒店来找你。
02
但外摆的意义不止在赚钱。
比起一晚上几万块的流水,酒店更看重的是“人气”。顾客来了拍照发视频,“这家酒店也太接地气了吧!”“五星级的鸭头我都吃得起!”
热度来了,品牌也活了。
这波“摆摊自救”,说白了就是用几十块的小吃,把自己重新塞进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里。
更有意思的是,大家对这事儿,真的是“路转粉”。
原本以为酒店做夜市是“降价也降格”,结果反而发现:便宜不掉价,热闹反而更高级。
年轻人爱的是烟火气,大爷大妈买的是实在货,酒店给的刚刚好,既满足口味,又满足仪式感。
有人排队买小龙虾,还特地在朋友圈备注:“今天吃的是五星级大厨做的虾。”
这年头,谁不想在烟火里拍点精致生活?
当然,也不是没人质疑。
有路边摊小贩担心被“抢生意”,有网友担心“身份错位”,但整体声音还是支持多过反对。
毕竟,市场变化了,酒店如果还端着,也就等着被淘汰。
说到底,这不是“身段放低”,而是“重新认清定位”。
03
真正的高端,从来不是靠价码标出来的,而是能不能主动靠近人、听懂市场、敢于变化。
就像一个网友说的:“现在的酒店啊,不是多贵才叫厉害,是肯不肯出来见人。”
而这种“肯出来”的变化,恰恰带来了最珍贵的东西——温度。
你看,那些曾经高不可攀的酒店,现在在夜风里,跟城市的热闹融成一片,锅铲响,灯光亮,服务员笑着递菜,大厨撸着袖子炒菜,一个个精致酒店,终于有了人情味。
就像我们旅行时最难忘的那顿饭,往往不是在哪个餐厅高消费,而是某个街角巷口,刚好遇见的热气腾腾。
酒店摆摊,不只是“为了活下去”,更像是在告诉大家:
我们不再高高在上,我们也能跟你一起吃碗热面、喝杯啤酒、聊会儿天。
这其实也是一种“豪”,不是卡地亚的豪,是“我愿意蹲下来陪你吃饭”的豪。
你说,是不是更让人愿意走进去、留下来?
所以啊,有时候,真正让人愿意靠近的,不是你多闪亮,而是你够不够实在。
而中高端酒店,这一次终于懂了。
发布于:北京市华丰金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